不胜赐教
姑妄言之姑听之,多谢来瞧瞧。
百密而有一疏,我只顾着以声寻字,却忘了还有例外,这就是“亳”。外形与“毫”极相似,读音却毫无关连。这是怎么回事呢?待我考证一下。亳bó从高省,乇(音tuō或zhé,义为“委托”或“草叶”)声。(1)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2)县名,亳县,今亳州,在安徽,曹操故里。闹了半天,人家不是以“高”为声,而是以“高”为形,读音当然大相径庭了。这类字还有一个,见图。 上面图中的字打不出来,读qǐng小堂也。从高省,冋声。 有图为证。 读书时无意中发现“嵩(sōng)”,又明白自己出现疏漏了。“高”在此处也不是声旁,而是会意字的一个部件。这种用法跟前两种又不一样了。此字繁体字写作“崧”,《说文》还说它:“古通用崇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