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日报;创新,泗洪跨越赶超的“核动力”
宿迁日报2012年7月23日 A1版头条 如今在泗洪,各行各业都在掀起一股以创新促发展的热潮。泗洪县委书记徐德说:“通过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建立创新的常态机制,使创新成为推动泗洪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使泗洪发展大步流星,是其跨越赶超的“核动力”。
创新土地经营模式 大包干发源地掀起“土地集中潮”
刚到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就听到了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只见十几台机器正在田间来回穿梭、紧张作业。
“这片土地有7000多亩,我们进行了集中流转,承包给客商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现在正在进行田垄平整和水系改造。”在田边指挥的上塘镇党委书记蔡敦安介绍,到2015年,该镇的15万亩耕地将全部集中流转。
矗立在村东头的“春到上塘”纪念馆,昭示着垫湖村“江苏省大包干发源地”的光荣历史。然而,当初冒着风险把土地分包到户的垫湖村,为何又大刀阔斧地搞起了“土地集中”?
“现在每家只有几亩地,指望种地永远也富不了,而且外出务工的村民农忙时还要赶回来,费事又耽误挣钱,而把地流转出去,省事省力拿租金。搞土地集中,我举双手赞成!”当年“私自”搞大包干的参与者苏道永如是说。
为加快农业资源转化,泗洪县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围绕农户、村集体、土地规模经营者“三方得利”,引导土地向大户、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集中。
今年,该县新增300亩以上土地规模流转197宗,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7.41万亩,涉及农户3.04万户。通过土地流转,该县在石集乡建成了10万亩集中连片、全省面积最大的有机稻米基地。
http://www.dahu123.com/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泗洪微博 激情文化的微博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
“工业洼地”大项目“纷至沓来”
“说实话,泗洪无论在产业配套还是在地理区位上,优势都不明显,我们选择这里,看重的是该县领导招商引资的诚心、帮办服务人员的细心。”总投资15亿元的斯迪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又有崑洲实业(江苏)有限公司等计划总投资50.1亿元的19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常熟泗洪工业园区。
客商接踵而至,大项目“纷至沓来”,是泗洪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结出的硕果。
随着招商引资进入白热化,该县不断寻求创新。
创新招商目标,全力瞄准国内外知名品牌、知名企业,主攻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财政贡献多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创新招商策略,招商力量向重大项目集中,园区资源向重大项目集聚,考核奖惩向重大项目倾斜。创新督查考核,采取招商车辆GPS定位,周通报、月警示、季度黄牌警告、半年离岗招商、年终一票否决等新举措,将招商人员逼到招商“前线”。
创新的思路带来的是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外资招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该县累计实现外资到账3153.6万美元,同比增长400.57%,任务完成率达52.56%。
创新跨越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孕育“碧水蓝天”
站在泗洲大桥,记者看到,清澈的汴河水静静地流淌,小河两旁,在绿树掩映中,假山亭榭,时隐时现。
几年前,在人们记忆中,垃圾遍布河道两岸。
10年前从湖北到这个城市工作的泗洪中学教师何健深有感触地说:“刚来泗洪时,汴河两岸脏得‘惨不忍睹’。现在,我们这个城市最多的就是绿色。”
坚持绿色跨越,把泗洪建成河清湖秀、人水相依的生态宜居之城,是该县发展的主旋律。
为此,泗洪创新跨越发展战略,以绿色促发展,用生态创效益,通过城市绿化、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村庄绿化等工程,倾力打造绿色泗洪、生态氧吧。
记者获悉,该县今年已栽植苗木1056万株,营造成片林8.6万亩、农田林网12万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
绿色孕育的是碧水蓝天,受惠的是泗洪百姓,带来的是强劲的发展势头。据了解,目前该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306个,通过认证产品总数居苏北县级第一。(田庆伍 杜光)
http://www.dahu123.com/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泗洪微博 激情文化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