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打防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校网络诈骗就是套路
随着网络的不断兴起,社会上发生了越来越多的起网络诈骗案件,几乎一天一起,受骗的普遍都是大学生。所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颇有学识”的大学生每每受骗!一是网络发展迅速,网络购物成为时代潮流,第三方支付系统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在为网络交易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自身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自觉地充当了“钓鱼”的工具。部分大学生爱好网购但却缺乏一定的网购常识。至今仍未有一个有效的机制能够防范和处置网络诈骗。对不法分子而言,网络诈骗的成本低,有关部门监管的难度较大,导致很多网络骗局的发生。
二是大学生个人对信息和隐私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许多学生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在有些场合特别是在网上将个人账户的淘宝验证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让骗子有机可趁。
怎么才能让这种骗局不在矿大校园内发生呢?
1.要有反诈骗意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不要感情用事。 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 望“帮助”你解决因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4.切忌贪小便宜。
5.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6.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搏得信任,二、骗取对方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一些不良心理,对于问题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到不上当受骗的。
经常关注有关报道和书籍,积累网购经验,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意识,对不明网站,不要轻易相信,如发现可能受骗,及时冻结个人账号并在第一时间迅速报警。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