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大酒杯拆了,大红帆来了。
本帖最后由 一米阳光 于 2013-8-2 19:12 编辑10年前到泗洪,第一印象就是长途车站旁边那用四条粗壮的腿支起一个雕塑,无法形容顶端到底像什么,但中间底部的一个鼎形雕塑还是认识的。听老泗洪人说这个雕塑的意思是**(节能减排,此处省略二个字)四套班子喝酒,四条腿各代表一个**班子,想到古人就有“钟鸣鼎食”的说法,也就认可了这个雕塑的含义。我想应该叫“和谐泗洪”比较好,这可比“和谐中国”要更早出炉。
好多天没去长途车站了,前天偶然经过那里发现雕塑变了,从北向南看一个火红的弧形雕塑,特地停下来绕着看了一圈,可能本人没什么审美观,从北看是弧形,从东看不出什么,从南也是弧形,从西看怎么看总觉得眼熟,这种形状在哪看过?挠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有点像“棺材板”,这难道是“升官发财的意思?也像电视上古装剧中大臣们怀里抱着的勿板。怎么样都不对劲,做个棺材板形状放在入城口这么脑残的事政府怎么可能做出来。离远再看一圈,在西南角发现一块展板,上面介绍这雕塑叫“红帆”,这就对了嘛!不介绍还真不知道应该叫什么。{:130:} 水韵就是靠悟的 挠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有点像“棺材板”,这难道是“升官发财的意思?
想象力真丰富,不过,雕塑这东西隐含的意义却是复杂,不排除这种可能。
还这样爱思考,敬佩啊! 水韵泗洪,行船要帆啊!可是现在不都是有马达了吗! 一个城市的标志性雕塑,怎么说应该通过公示的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而不是某个领导拍屁股去决定的。对于“红帆”这个雕塑,我估计泗洪人都不会怎么认可! 那个地方的雕塑已经换过三个了,一代不如一代啊
第一个雕塑是四个大柱子中间放一个大酒杯,那个雕塑造型设计上有些缺陷,就是整体感觉比较单薄,没有份量,给人留下外强内干的感觉。但优点还是有一点的,就是整体设计有现代气息,有想像空间,不会觉得太俗。
第二个雕塑是一个以白色为主的帆船,好像刚建成只有几个月就被拆了,这是一个具像雕塑,缺点是在造型上比较传统,没有多少创意与新鲜感,没有视觉冲击力,看起来比较小气,但也还是有点优点的,就是看着比较舒服,清新自然,有点水乡的感觉。
第三个雕塑是一个红色的帆船,这个雕塑问题就多了,不但造型土气到了极点,还违背了很多美学原则,看着极不舒服,
在造型构成上使用面元素过多,点与线元素几乎没有,造型构成十分单调,看着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有种不完美的感觉。由于都是面元素,所有面还是连接在一起的,没有点与线,看起来非常臃肿,很不舒服。
在色彩搭配上更是失败,红色是所有色彩中最鲜艳的颜色,看久了容易视觉疲劳,不宜大面积使用,多数是与别的色彩搭配使用,红色起到点睛之用,俗话说的好,万绿丛中一点红。如果大面积使用的话,弄的不好看着非常俗气,就像七十年代农村过年过节家里挂的年画,以及农村妇女在衣服上绣的大红大绿的图案那种感觉。
这个雕塑使用的大面积红色,不仅没有表达出所谓的激情泗洪,红色泗洪等感觉,还破坏了帆船所代表水乡泗洪、大湖湿地的意像,并且与周围的其它建筑风格极不协调,看着非常另类,这个也算是所有失败雕塑中的极品了吧。
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湖上白帆点点,从没听说过红帆点点,无语中。。。。。。。。。 一次夜晚路过,看那水雾还蛮好看的 糟蹋我们的钱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