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发表于 前天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泗洪教育 于 2025-11-14 15:19 编辑

萨提亚家庭重塑与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的核心差异对比

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技术受萨提亚模式家庭重塑技术启发而来,但两者在技术逻辑、操作规范、科学属性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具体差异如下:
一、萨提亚模式家庭重塑技术:人本导向的结构化家庭治疗技术
• 技术基础:心理剧与实证工具结合  
      作为萨提亚模式的经典技术,家庭重塑以心理剧为核心框架,融合家庭图谱(客观梳理家庭关系)与沟通姿态分析(呈现互动模式),形成系统化的操作体系。
• 核心逻辑:从"局内困惑"到"局外观察"  
      通过来访者绘制家庭图谱,咨询师梳理其刻意隐瞒、压抑或未察觉的家庭关系;再由参与者扮演家庭成员,通过站位、沟通姿态再现家庭互动场景,帮助来访者跳出固有认知,以客观视角反思家庭关系与成员生存姿态。
• 咨访关系:人本主义的合作信任  
      作为家庭治疗人本流派的代表,萨提亚模式极度重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同盟关系。咨询师通过倾听、核对、探讨,与来访者共同挖掘问题本质,而非单向主导。
• 操作流程:清晰规范可追溯  
      整个过程遵循"图谱梳理→角色扮演→感受分享→引导反思→改变探索"的清晰流程,每一步均基于来访者的真实体验与反馈,操作透明且可复现。
• 科学性与疗效支撑:学术研究背书  
      作为家庭治疗的开山流派之一,萨提亚模式的家庭重塑技术在国内外学术网站均有大量科研论文支持,其在个体咨询、家庭治疗、团体治疗中的有效性已得到实证研究验证,无科学性争议。

二、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技术:现象学导向的非标准化实践
• 技术起源:启发于萨提亚,融合玄学元素  
      海灵格受萨提亚家庭重塑启发,进一步融合中国道家理论及"场域"概念,形成家庭系统排列技术,偏离了传统心理咨询的实证路径。
• 核心逻辑:依赖"场域"与主观感受  
      家排师通过带领冥想营造所谓"场域",整个排列过程基于来访者的主观感觉,而非客观事实。复原的仅是来访者的内心感受现象,无法保证与真实家庭关系一致。
• 师访关系:以家排师"功力"为核心  
      不注重建立平等的咨访合作关系,疗效高度依赖家排师的个人"功力",对从业者要求偏向经验化而非标准化培训,缺乏统一的专业规范。
• 操作流程:非标准化且限制反馈  
      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不得提出异议,家排师主导整个排列节奏,易让参与者产生"被安排"的被动感,整体体验偏"冷冰冰",缺乏弹性互动。
• 科学性与风险:玄学属性与潜在伤害  
      因包含"场域""业力"等玄学成分,目前归属于现象学范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技术。且存在操作风险,已有参与者反馈因家排师操作不当,导致自身或他人遭受二次精神伤害。

三、核心差异总结
对比维度
萨提亚家庭重塑
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
技术基础
心理剧+家庭图谱+沟通姿态(实证工具)
萨提亚启发+道家理论+"场域"概念(玄学元素)
核心依据
客观家庭关系+来访者真实体验
主观感受+"场域"直觉
咨访关系
平等合作的人本同盟
家排师主导的权威关系
科学性
学术论文实证支持
现象学范畴,无科学依据
操作风险
标准化流程,风险可控
非标准化,存在二次伤害风险

全部评论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爱大泗洪 ( 苏ICP备2023057549号-1|苏公网安备32132402000627号 )

GMT+8, 2025-11-16 21:06 , Processed in 0.1606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