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 人性光辉——“汶川诗歌”记忆
今天是5月12日,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谨以这篇写于四年前的旧作表达对震灾遇难者的哀思。同时,把崇高敬意献给有良知有爱心的人民群众和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诗人。
——博主人在天涯注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举世同震惊,国人共悲泣。这一刻起,泪,肆意奔流;爱,无尽释放。国难当头,人们真情大集结,爱心似潮涌,迅速行动,自发捐款捐物、主动献血、充当志愿者,向地震灾区献爱心,向灾区群众伸出一双双真诚友爱的援助之手,以各种形式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体现了中华民族情重于山,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同时,人们还以多种方式表达对地震肆虐造成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巨大悲痛,对不幸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思。国旗为同胞而降,烛光为灾民祈福。泪水盈满眶,悲伤写在脸,不屈的精神,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团结的力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凝结。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赵翼《题遗山诗》)。在山河呜咽、天地同悲的那一刻,许许多多的诗人拿起了手中的笔,他们远眺汶川,细察灾情、人性;俯仰天地,凝神运思、运心。他们的热泪与祈祷同下,诗句和真情一起流淌,汇成一条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情感“长江”。从互联网、电台电视台,到报纸、杂志,各种诗歌作品(我称之为“汶川诗歌”)大量涌现,成为人们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这些诗歌作品,或成熟或稚嫩,或沉恸或哀伤,或激越或沉静,或高歌或低吟,或全景或特写,或粗描或细节,反映了国殇的心境,传递了情感的能量,表达了对遭遇地震不幸人们的深切同情,对平凡而美好生活的反思与向往,对人间真情和挚爱的不舍与留恋,对珍惜亲情、友情、爱情等一切美好情感的热切呼唤,是诗人们吹响的鼓足勇气、战胜灾害,树立信心、重建家园的爱心冲锋号。
“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住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一起走¨¨¨”(文烛《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
这首先是出现在互联网上、后经多种途径迅速传播广为人知的诗歌,曾经触动过无数善良的心扉,感动了无数的人们。花朵一般的年龄,却因地震灾害而过早凋零。“春天就要来了,可我却看不见她”!孩子灿烂的笑容嘎然而止,阳光一样的青春和金色的未来已经没有机会展示,怎不令父母肝肠寸断,怎不令情同此心的善良的人们同样痛彻心扉。“妈妈”的默默叮咛和声声呼唤,是爱的赞美诗,是情的安魂曲。
地震灾难把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泪水表达我们的思绪和情感,撞击神经,震撼心灵,荡涤情怀。大灾有大爱,人间有真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我们和灾区是一家,我们与你们在一起。
“汶川,别哭∕祖国所有的脚步正向你奔来∕废墟下的黑暗不会太长∕ 世界上最长的距离,一夜之间∕因你而消失∕山路被打通,烛光正点亮∕干净的粮食,温暖的被子,鲜红的血液……这巨大的善良与爱,正挤掉人世间∕最后的冷漠∕汶川,别哭∕今天,与你抱成一体∕是祖国唯一的信念∕让灯火照亮黑暗∕是我们最重要的力量∕最小的一朵花一株草∕我们也不会放弃∕……当你重新睁开眼∕阴霾已经散去∕充满阳光、雨水和洁净空气的家园∕正蓬勃地重现。”(黄芳《汶川,别哭》)
特大地震,牵动全中国人民的心,我们与灾区人民感同身受,共度时艰;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心相印,爱相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爱心可以创造奇迹,为了你们,我们决不放弃。
“我知道你的家园一片废墟∕我和你只有一伸手的距离∕我的心为你星夜兼程∕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滴∕……我的爱陪你一路同行∕飞越那艰险和山川崎岖∕爱在一起心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我们创造奇迹。”(小河弯弯《爱在一起》)。
灾难面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专业救援人员、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他们搜救遇难人员,抢救伤员,解救遇险百姓,投送食品和物资,转移安置群众。他们的勇敢、奉献赢得了国人的尊敬和同声赞誉,灾区群众深切感受到全国人民的无限深情,深切感受到救他们出废墟的人民子弟兵的无私无畏和赤胆忠心。当3岁男孩郎铮被解放军战士救出废墟抬上担架的一瞬间,小郎铮举起右手向救他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军礼。这举动,这场景,令无数人热泪眼眶,心灵为之震颤。
“叔叔∕谢谢你∕谢谢你在疲惫中没有放弃∕活着真好∕看见蓝天真好∕请接受我的敬礼∕是你∕第一次教会我∕希望可以创造奇迹……。”(匿名《敬礼,以生命的名义》)。
灾难终将过去,创伤慢慢消融,生活还要继续,爱心永留人间。回想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场景,一个个难以忘怀的瞬间,一种坚强的力量在生成,一种温暖的记忆在荡漾,一种美好的情怀在升腾,一种感恩的心绪在飞扬,一种崇高的精神在发酵。多难兴邦,我们不能对苦难避重就轻;生生不息,我们更需要从苦难中汲取力量。我们坚强,那是中国人亘古不屈的脊梁;我们相信,爱心与希望,是人世间永恒的力量。伟大祖国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为祖国母亲祝福!
“请求这个夏天,赐予一枚种子∕时光回还∕流火和丰收将再次破土;请求一本书,我要蘸着天空的泪水∕滴血的翅膀∕抹去“灾难”这个辞藻;我还要请求一只鸽子的心,带上∕卑微的念想∕说出和平与爱人的芳名∕是的,请求祖国在上∕岁月静好∕她每一次的阵痛,都是我难以割舍的心跳∕……我还知道一盏无畏的灯笼,挂在∕东方的屋檐∕一个民族的慈航,其实是∕一种恩养;是的,我知道祖国在上∕风吹草低的山冈∕她每一次浴火的舞蹈∕都是我引颈翘望的——凤凰。”(叶舟《祖国在上》)。
灾难使人痛苦悲伤,灾难让人坚毅刚强。中国的诗人们啊,在悲伤让我们说不出话的时候,你们的深情吟唱,抚慰着我们悲怆的心灵;你们的真诚高歌,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勇敢面对,奋然前行。你们的爱、激情和诗行,代表了中国的良知良心,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善良、热情、敏感的心。
这些诗歌,常常让我泪流满面。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记起了已故天才诗人海子的诗《重建家园》。诗人为我们展示了面对不幸和灾难时的真正智慧和宁静的态度。那是诗人对生命的尊崇,对生活的礼赞,诗人博大的爱和诚挚的情在从容的思考中化作了平静的叙说。诗中写到:
“在水上 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成无须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
面对灾难,我们祈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灾难总会过去,坚强面向未来。四川汶川大地震,引发了一轮新的诗歌的“狂潮”,优秀的汶川地震诗歌作品让我们在情感的河流畅游,让我们以文学的形式直面灾难,体味生命,感悟人生的意义!以诗歌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抚慰心中那一方善念与良知的绿洲,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