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音乐何需懂
——————泗洪县罗曼斯琴行 推荐阅读
作者小传:周海宏,1963年6月出生于辽宁沈阳。1983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198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音乐美学专业,同年保送音乐心理学专业研究生,1992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音乐美学教研室任教;1996年攻读博士研究生,1999年获博士学位;1995-2005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2000年兼任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兼任科研处长,2002年兼任院长助理,2004年起任副院长。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表音乐普及文章20余篇,合著著作多部。 开场白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伯牙弹琴的时候来了个砍柴人钟子期。子期听了伯牙的弹奏,张口就说“巍巍乎若高山”。伯牙觉得十分惊讶,因为他正想表现高山。于是伯牙再弹一曲,表现流水。子期听了,就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很是惊讶,不管伯牙弹什么,钟子期总能听出其中的意思,于是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不久,钟子期去世,伯牙十分伤心,把琴摔了,发誓终生不再弹琴——既然没有人能理解我,还为谁演奏呢?留下了“知音难觅”的千古佳话,“高山流水”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故事讲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一晃过了两千多年,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听不懂音乐这件事好像一点都没有变化。为什么音乐这么难懂? 我认为在音乐当中去追求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的内容,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 ■音乐何需懂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这是我的研究生在北京六所国家重点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做的对比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不喜欢严肃音乐,原因是什么?在各种各样原因中,“听不懂、不知道表现了什么”占了最大比例。 两千多年前俞伯牙知音难觅,两千多年后在座的听不懂音乐,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多年,特别是我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两年,一度觉得非常沮丧。直到上了音乐美学这门课,老师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才使我豁然开朗。 音乐美学告诉我们,音乐的基本材料——音响有两个根本属性。第一它没有空间造型性,也就是说音乐不能传达视觉形象。其次它不像语言,不是声音符号,所以音乐不能表现明确的概念性和逻辑性的内容。正是因为音乐的这一本质,造成了大多数听众听不懂音乐,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了。“高山流水”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音乐审美观念给我们每个人都造成了压力——要听懂音乐。然而音乐听不懂,并非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差、没有音乐细胞、缺乏音乐修养,而是音乐本身就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和语义性的内容。 音乐的欣赏当中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或视觉性的内容,我们没有必要非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解说音乐。这可能是大家以前很少听到的观点。我认为在音乐当中去追求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的内容,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正是因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大家听到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一想这是严肃音乐,再一听什么也听不出来,觉得高深难懂,没法欣赏,就不听了。还是这个作品,放到一张轻音乐唱片辑里,大家一听,觉得挺好听、挺舒服、挺悦耳的,就听下去了。为什么同样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别? 之所以形成全国人民认为严肃音乐普遍难懂的现象,除了历史上“高山流水”这个故事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国家所进行的音乐普及工作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不知不觉这种观念进入了大家的头脑: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要想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等内容。我们音乐工作者也做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努力,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严肃音乐听众少,和人们对音乐审美方式的误导有关系。当年我也做过那样的解说性的讲座,解铃还须系铃人,今天我来到这里提出一个口号:“音乐何需懂!” 我想已经有一些朋友产生疑问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连我们这些外行也一听就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专家学者都想不明白?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我现在就开始站在另一个角度讲话了,音乐真的不能表现形象性的内容吗?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我这里有四个场景,险峻的高山、清澈的小溪、秀丽的田园、汹涌的大海,我现在放一段音乐,请告诉我大家觉得这个音乐表现了哪个场景?上到音乐学院的大学生、研究生,下到扶贫地区初一、初二的小孩,回答的最多的是大海,其次是高山,和在座的完全一样。还是这四个场景,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回答最多的是小溪,其次是田园,也和在座的完全一样。如此一致的理解说明了什么?难道音乐不是可以听懂的吗? 其实要听懂与何需懂是争论了上千年的两个观点,为什么音乐这样一门纯粹声音的艺术,能够使人产生这么多听觉之外的感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入了今天第二个话题,如何懂音乐。 音乐理解靠联觉,联觉是人本能的一种反应。 ■如何懂音乐 在这个话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音乐表现的机制。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大家只要理解一下联觉的理论就可以了。举个例子,我这里有两块糖,一块是巧克力,一块是薄荷糖,大家都吃过,嘴里已经有这两种味觉了,这是味觉的感受。这里还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中低音,一个是高音,请告诉我你觉得这两个声音哪个像巧克力,哪个像薄荷糖?一种听觉的感受和一种味觉的感受产生某些联系,这就是联觉的现象。一个熟香蕉,一个青苹果,哪个是高音?——青苹果。闷热和凉爽呢?亮色和暗色呢?羊绒和真丝呢?这些味觉、触觉、视觉的感受和听觉的高低、强弱等都有联系,这就是联觉的现象。 音乐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种被称为“联觉”的现象。通过刚才的例子大家知道,联觉是本能的反应,是人与生俱来的感觉。这种联觉现象表现为,来自一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比如听觉上的高音可以与视觉的明亮,情绪的兴奋,物体的轻、小等等具有联觉上的对应关系;而听觉的低音则与视觉的暗,情绪的抑制,物体的重、大等具有联觉上的对应关系。声音的强、弱在感觉上可对应于物体的大、小,心理冲击的强、弱等等。 我们说正是因为在人的心理活动当中存在着联觉这样一种反应机制,才使得音乐这样一门纯粹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思想哲理、情绪、概念等。作曲家凭联觉选择与组织声音去表现,听众也是在同样心理活动的机制下,在作家的作品当中体验了所表现的意图。 现在再请在座的上一个台阶,一步到位,请在座的当一把作曲家,看看你的音乐细胞够不够,请在座的创作一首哀乐。如果你来写哀乐,准备用高音还是低音?——低音。快速还是慢速?——慢速。上升旋律还是下降旋律?——下降的。你们和伟大的作曲家肖邦的音乐细胞是一样的。外国音乐也是这样给人悲伤感,中国的音乐也是这样给人悲伤感。我有一个同学跟我讲,他说哄小女儿睡觉,小女儿当年才八个月,他唱中国民歌《小白菜》哄她睡觉。小孩哭了,话还不会说呢,音乐就听懂了。 再请大家创作一首作品来表现黎明,彻底巩固在座的对自己音乐细胞的信心。先表现黎明前的黑暗。高音还是低音?——低音。长音还是短音?——长音。天越来越亮了,怎么办?——越来越高,越来越短。你们和伟大的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想法是一样的。 现在两大观点都各打了五十大板。首先我们说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音乐何需懂。但同时我们要指出的是你认为音乐什么也表现不了,音乐欣赏就是纯粹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在联觉的作用下音乐还是能表现很多东西的。大家产生疑问了,到底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听不懂啊?怎么以前什么都听不懂,现在周老师往这儿一站什么都听得懂,进步也太快了。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首先从作品角度看,一个作品是否能够使人产生很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如果作曲家选择和组织声音的方式,与想表现的东西之间,在人的联觉上一直都对应得非常好,像刚才的作品,那么人人都能听得懂。如果作曲家对应得不好,那就不能怪我们听众听不懂了,是作曲家写得不像。比如这个曲子我们就听一句,慢速、低音、下降,什么情绪啊?悲伤,这是巴赫的《约翰受难曲》。而换个作品听一下,一上一下,一快一慢,这样的音乐往往很难使人产生感觉。大多数情况下,音乐的音响总是在不断变化,所以实际上我们很难保持一种想象的内容。刚才的作品为什么大家反应那么明确,因为我选的全是最像的作品。 音乐听不懂,我们听众并非没有一点责任,因为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当然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联觉能力,这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小孩,联觉非常敏感。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这件事我们平时没有注意。 总结一下,理解靠联觉,联觉人人有,就看你是否关注。每个人的音乐细胞都很发达,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都很强,因为联觉是人本能的一种反应。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音乐作品,乐曲解说并非都是正确的。 ■音乐理解何需正确 经常有人问我,这首曲子给我这样的感觉,我理解得对吗?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曲子好不容易产生一点感觉了,一翻乐曲解说十有八九都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还要回到研究上来。研究告诉我们音乐仅仅能够表现那些和它在高、低,强、弱,张、弛,节奏与速度,起音速度五个方面具有联觉对应关系的对象,不具有这五种特性的对象是不能用音乐来表现的。音乐心理学的规律使我们认清了音乐能够表现什么,同时也就使我们认清了音乐不能表现什么。 许多音乐的标题及音乐内容解说是违背音乐本质规律决定的内容表现能力的。很多东西音乐不能表现: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比如家具、水果、长相;特别抽象的概念,博爱、平等、经济、法律、财政等。 下面请大家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什么?千万别说,一说准错,这首曲子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谁能从音乐当中听出亚麻色?还是头发的亚麻色,还是少女头发的亚麻色。这三件事音乐当中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很多作品的标题、内容介绍,实际上是听不出来的。 下面的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作品解说是作曲家亲自委托他的好朋友写的:“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去爱丽舍广场,走过一家敞了门的咖啡馆,这位美国人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馆的露天椅上。”谁能听出来这是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