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发表于 2013-1-25 14: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陕西“房姐”——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被指在京有20余套房总价近10亿,“有双重身份双户口,另一个身份证名字叫‘龚仙霞’”。安徽凤阳县公安局原局长陶勇,利用职权为自己伪造身份证,先后在安徽合肥、江苏南京分别开设两个银行账户,以方便“拿回扣”和隐匿财产。(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0版)

  这些“孙行者”、“者行孙”们,可谓法力无边分身有术,拔根毫毛就能变成另外一个人,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但万变不离其宗,纵横不出方圆,换名立户都是为了遮掩一个“贪”字。

  郑州“房妹”全家双户口的乱象刚浮出水面的时候,人们还以为“双户口”的把戏只是其一家的独门秘籍,但随着陕西“房姐”及安徽凤阳县公安局原局长双户口的曝光,人们才发现这一“秘籍”早已在纵横不出方圆的腐败江湖流行开来。

  挖腐败这个萝卜的时候,可以带出双户口的泥,而且现实证明很多萝卜都带有这样的泥,那么,从具有双户口的人中,是否也可以挖出腐败案件呢?如果这个人是个官员,那么他的企图很可能是想掩盖腐败行为,或者是正在为腐败做准备。而且,稽查双户口比直接稽查官员腐败相对容易,按现在公安系统强大的互联网数据,这应该并非难事。

  但为什么多见从挖腐败案中带出双户口的泥,少见从双户口中查到腐败案件呢?原因是反腐败纪检部门还没有下这样的功夫,没有从思想上发挥反腐的主观能动性。从媒体公布的已经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人举报之后,反腐纪检部门才开始行动,而没有几个案件是纪检部门挖出来的。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腐败的地方就会有“秘籍”。到底还有多少这样或那样的腐败“秘籍”存在呢?反腐需要举报人提供线索,但这不能是专职反腐门唯一的线索来源,专职部门更多的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在举报人前面,发现更多的类似于双户口的“秘籍”,这样才能体现出“专职”与“业余”的区别。


全部评论1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3-1-26 18: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氏”家族“户多多”乱象何时了?
  新华网西安1月26日专电(记者 梁娟)随着陕西“房姐”事件调查的不断深入,陕西神木县已有4名相关工作人员被停职调查,山西4名相关工作人员被处理,北京办理假户口当事民警已经被停职和关禁闭。

  但是网民认为,“房姐”事件不该止于户口一销了之,对几个当事人的处理,而应祭出法律的利剑。“房姐”事件也不应止于事件本身,“房叔”“房妹”“房姐”“房媳”等“房氏”家族成员不断扩大,也揭开了多年来户藉管理乱象的冰山一角,倒逼国民户籍管理的改革。

  花钱就能买户口

  “房姐”龚爱爱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承认自己确实有网上曝出的两个户口,而且她称户口从外地花钱买来的。然而据警方调查,她共有四个户口,除了在神木的真户口,分别在山西的两个县和北京的一个区又通过违法手段办了3个假的“真户口”。

  西安市一名从事了近20年户政工作的民警告诉记者,正规办理户口程序其实要求很严格。这位民警分析说,出现一人多户的原因应该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办户口的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公安机关审核不严格办理的。随着户藉信息化管理和人口普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只要警方想调查,谎言是很容易拆穿的。但凡是真想要有多个户口的人,多属于另外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申请人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串通一气弄虚作假办理的。这名民警介绍,只要能把上级领导搞定,什么要求什么调查什么材料根本不需要,只要领导安排,具体办理的工作人员没有啥办不了的,都能把“假的”变成“真的”。有时候甚至只要是分局户政大队这么个级别不高但权力不小的领导同意,上个户口也并不算什么难事。

  “花钱买户口”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陕西省一名公安部门干部告诉记者,前些年买户口不仅在陕西有,在全国各地都有。有些是因为在城市里买房上的户,有些是农民想进城买的居民户口,从数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都可以直接拿钱买,而这些人的农村原籍的户口并未注销。近几年随着户藉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公安部已要求各地清查一人多户的重户问题,这种因为历史原因和非主观原因的重户现象已经越来越少。

  这名公安干部告诉记者,其实“房氏家族”“房多多”同时也是“户多多”的原因,主要是有钱有权的人通过违规违法手段,办理同名异地户口,或者当地异名的户口,他们或为官员转移财产,或为非法经营,根本原因是在户籍“掩护”下干些非法勾当。

  平民“黑户”和权贵“多户” 中国到底有多少人?

  网民反映说,当今社会,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跨不过户籍制度的障碍,计划生育中超生的人上户的都很难。有还一名北京市民给记者诉说因为父亲小时侯过继给亲戚家,现在他这辈男孩多就想让他回归祖姓,改个名字把人折腾够呛,不找熟人不送礼,跑断腿也不行,最后托好几个人才找了个熟人改了名。而另一方面,有钱的有权的人却能轻而易举地办到多个户口,不仅能在当地办,而且在全国各地都能办。真是神通广大!两相对比,顿时陷入不公平的泥潭。

  海外网特约评论员丁永勋说,神木“房姐”至少有四个户口,郑州“房妹”一家四口人有八个户口,山西运城纪委一女干部被曝有两个户口……近期发生的这些热点事件,都与“多房多户口”有关。这让以严著称的中国户籍管理制度,顿时显得漏洞百出。

  众所周知,每个人只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但对“房氏”家族的“牛人”来说,动辄好几个户口,而且就连“110”打头的北京土著户口也如“囊中探物”,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一项制度,只对守法的人管用,却对别有用心者不设防,显然有违公平正义。

  网民认为,户籍管理上的腐败和漏洞如今成为一部分腐败官员隐匿非法收入的保护伞。他们凭借一人多户,可以逃避金融、出入境等监管,这甚至也让日渐被提上日程的财产公示制度或变得“凌空蹈虚”。

  利剑出鞘惩户口腐败 改革科技管身份信息

  陕西省金镝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建军说,公安机关对“房姐”一人多户办理的具体过程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之前,还不好具体从法律上予以定性。但是从现在已知的信息看,如果龚爱爱提供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审查不严,造成严重后果的,那么为她办理假户口的公安民警可能会涉及触犯渎职罪。如果是收受龚爱爱的钱物,弄虚作假办理“真户口”,公安民警可能涉及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

  西安基层公安机关一位具体办理户藉的民警认为,现在人口信息虽然全国联网,但是只要身份证号码不一样,即使是重名和照片接近,目前的户籍管理系统都不容易识别出来,公安机关人工也更不容易查不出来。再加上全国十几亿的人口,异地办理重户的,如果没有事情发生,不专门调查,也不容易发现。

  这位户藉民警认为,户藉信息管理应该提高科技含量,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公民的身份信息管理,并改革现有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投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安机关、医院、银行等多个部门应该从人一出生就不断采集人的DNA信息、信用信息、户藉信息、房产信息等,并在身份证植入所有信息的蕊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爱大泗洪 ( 苏ICP备2023057549号-1|苏公网安备32132402000627号 )

GMT+8, 2025-4-20 07:38 , Processed in 0.1953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