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发表于 2014-6-12 09: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七观法”不仅是一个比较好的识别人才的方法,而且也是一个选择人才的很好的工具。所谓“七观法”,就是诸葛亮在识别人才和选择人才时所用的七种观察方法。

“七观法”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选择任何一个人才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面试阶段、试用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我们都要善于运用“七观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就是说,问他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问他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他的观点、态度甚至人品、志向。甚至要多问问大是大非的问题,来观察人才的志向。或者可以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去试探、刺激、诱导对方,以此来观察其人的品性气质。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说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却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之震惊。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穷之以词辩的意思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跟他辩论、把他问得没话说,这时你就可以观察他能采取哪些应变措施,于是也就给我们提供了判断他的雄辩能力、应变能力。从而观察和判断应聘人的机敏反应能力及其心境是否坦荡开阔。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讲的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皇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皇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谓之老,顶天立地谓之头,父天母地谓之子。”乾隆皇帝听后转怒为喜。

三、“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就是指通过向他询问计谋和策略来了解他的学识。据说,前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德军大兵压境快要打到莫斯科了,斯大林召开国防会议,在会上,他问朱可夫如何御敌。朱可夫在短短的5分钟之内就回答了斯大林的问题,得到了斯大林的采纳和高度赞赏。后来朱可夫成了苏军的元帅。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就是告诉他存在的大祸大难,或者面临的重大危机,(当然,这些祸难和危机不一定是真的),然后观察他的态度是否坚定、勇敢。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让他亲自经历灾难,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比如电视连续剧《绝密档案1950》和《战士》都充分体现了我军指挥员的勇敢和智慧。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酒可乱性”、“酒后吐真言”,“酒品如人品”等等,都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因此,对特殊人才要通过一起喝酒来观察其酒后的言论及其真实性情,诸如理智、诚信、品质、道德、意志等等,都可以在醉酒后得到较充分的观察。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古往今来,用金钱和物质来考验人的招数很多,大多是使其面临诱人的财富和利益,然后来观察其是否清正廉洁,是否不为财动。孔子曾说“君子见得思义。”我们常说“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因此,在财物、利益这些“得”的诱惑下,足可以考验和观察一个人的品质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人才能否委以重任,不只是一个信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基于才能之上的忠心和敬业的问题。诸葛亮的“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说交代给他一件事情,让他去完成,通过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来观察其诚信和忠心。正所谓“人无信而无立,事无信而无成”。“人”和“言”组成“信”,就是告诉我们:信,是人说的话,不是牲口说的“话”。

总之,诸葛亮的“七观法”,虽不是万能的,但确实是管用的,也是简单的,直接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该帖已经同步到泗洪微博 寒山拾得的微博
全部评论2
飞鸟的悲伤 发表于 2014-6-12 09: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帮顶 嘿嘿
快乐眼泪 发表于 2014-6-12 09: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非常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爱大泗洪 ( 苏ICP备2023057549号-1|苏公网安备32132402000627号 )

GMT+8, 2025-4-21 01:06 , Processed in 0.1429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