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发表于 2012-9-5 14: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http://stock.591hx.com 2012年09月05日 07:27:41 天涯社区
       因为香港的国民教育近日又闹得沸沸扬扬,我开始努力思索,这些年在新加坡受到过怎样的国民教育,回归中国15年的香港,年轻一代又需要怎样的国民教育?
  香港将于9月试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而香港教育局资助营运的国民教育中心推出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备受争议。最为人诟病的是教材一方面大篇幅唱好中国政制,包括形容执政集团“进步、无私与团结”,并指其“民本思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等理念“均是社会科学所言的理想型”;另一方面又指美国“政党恶斗,人民当灾”,难免让人觉得不仅极力美化中共,还竭力丑化美国。
  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去年5月还曾出版同为“国情专题”系列的《十二五规划》教学手册,介绍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重点内容,但两本教材的性质却大不同。《十二五规划》主要是整理事实(facts),把十二五规划内容以较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但《中国模式》更多是整理观点(viewpoints)和概念(concepts)。
  引用原著以偏概全
  虽然《中国模式》教材列出的参考书目中包括俞可平、辛向阳、赵启正、郑永年、张西立等各家之见,但似乎都只取其对“中国模式”的正面评价。例如“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一说是源自北京大学教授潘维的研究,他在《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书中指出,中国人因为历史因素发展出单一执政集团,理想模式是执政集团坚持民本,做到进步、无私与团结,但也承认目前中共正面对官员贪腐退化、法治不健全等问题,仍有缺陷要改善。教材引用原著时却以偏概全,还有曲解本意之嫌。
  对于国民教育,我依稀记得,1990年乍到新加坡时,学校的升旗仪式、唱国歌和念信约对我来说都是新鲜事。虽然当时还不是公民,但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有追问过为何要做这些事,正如此前在香港念书时,也没有质疑为何读教会学校,不是信徒也照样学唱圣诗,上宗教课,考试要背默圣经金句等。但当时在港的殖民地教育不要求学生学唱英国国歌或向英国国旗敬礼;学生无需宣誓效忠英女皇,而中文课本里一篇篇有关古人忠孝礼义、廉孝仁信的故事,更像是在教育学生如何当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学校不教英国历史,而其中国历史教材在我看来比中国大陆或台湾同期的历史教材都中肯和反映史实。
  教材得避免泛政治化
  而这22年在新加坡,国家通过学校采取了哪些手段给我灌输了国民教育,我已无法逐一累数,但国家希望通过国民教育传达什么信息,我想我还是能列举一二。例如通过对新加坡是缺乏天然资源的蕞尔小国的认知,了解到国家在发展上的挑战与限制;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各种族间必须求同存异、和谐相处;还有从英国殖民统治和日本占领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要自力更生、居安思危,认同兵役制度等。
  每当国民教育在香港推行遇到困难,就有舆论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国民教育”、新加坡等其他国家“也十分重视国民教育”等理由说明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必要性。但问题其实不在于重视与否,而是教什么、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效果。或许港府此前以为,国民教育教材的编撰工作由香港“爱国左派”负责就必定胜任有余,但事实证明以露骨的赞美和奉承“正面积极认识国家”的作法在香港只会适得其反。香港应制订具本地特色的国民教育,而这项工作需要广泛征求香港教育界的意见。
  其实,目前学术界对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仍有争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3月也曾表示,“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香港的国民教育规划者为何还要片面教授这套模式?如果说新加坡的国民教育有什么值得香港参考的地方,那应该是懂得“点到为止”,让学生了解国家建设与维护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不急于把大量未经历史积淀的当下“国情”与议论都编成一面之辞的官方教材。在避免学生被“泛政治化”之前,国民教育和其教材本身得先避免泛政治化。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教育局本学年在中、小学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但近日社会对课程内容有不少意见。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吴克俭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坊间对于推行国民教育存有一些误解,将国民教育等同“洗脑”教育,但他强调实际教学时要“洗脑”很困难……
  一、香港刁民比较多
  我住的地方离香港很近,有一段时间经常出差,一个小时坐动车在罗湖站下,几步之遥,便是香港。印象中,香港人很喜欢逛街,有店铺禁止拍照要逛街,有地铁里禁食的争吵也要逛街,一些特定日子,雷打不动很多年很多人集体去逛街。(当然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会去逛街,或者完全认同逛街人的理念,所以以下所述香港人,其实是喜欢逛街的那些香港人的简称。)
  这不是内地的文化。什邡和启东最近都发生了逛街,比较罕见。这似乎说明,香港刁民比较多。刁民在内地是贬义词,在香港,却不是。他们习惯用另一个词来表述,公民。公民这个词我们写在最高法里,但很少用,结满蜘蛛网,一拉扯掉你一身灰尘。所以说,文化,是丰富多彩和多元的。无论政治文化,或是人文文化。
  昨天(7月29日)香港又有几万人逛街,场面很壮观,不少人是推着婴儿车顶着酷暑高温,举标语,扬旗帜,敲锣打鼓,好像我们赛龙舟,就缺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逛街带小孩,据说是不该鼓励的事,未成年人不应该被失败的成年人过多干扰。够糟糕的世界了,让未成年人少一天知道真相也好。但这次他们逛街,说全是为了下一代,为了让他们摆脱一个叫国民教育的课程骚扰,所以带着他们参加,希望他们长大能记得成年人也曾为他们做过一些有价值的事。
  国民教育哪里都有,笼统来说就是爱国教育,绝大部分国家都设,美国人还经常在一些中小学校搞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我们从小也是听着学着写着说着爱国爱党爱人民一天一天长大,或者一天一天老去,国民教育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历史也不尽如此,民国的教育就不怎么的,我买了一套民国叶圣陶先生编的国语老课本,上下两册,里面基本不教这套,他们那个年代啊,真,难以理解。今与昔比,不可比也。
  二、历史表述及外延未得到港人认可
  爱国不是贬义词,古有自由之仕,不认国不认家,山野流浪,自为国自为家,出尘出世,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以爱国为美德。香港人为何要反对现在试行,三年后正式推行的国民教育科呢?
  了解了一下,原来原因有二。
  一是对历史的表述他们不认同。胡适曾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是说明历史是由强者书写,历史和历史的记录从来就是为强者服务这样干的。香港人不能不认识这历史规律,却一定要求准确的历史表述,尤其是近代史方面,要列入一些内地人不曾见过的事件观点,这种追求确实是迂腐可爱了。关于历史,他们还有一点反对意见,即历史不只书写光彩面,阴暗面也是历史,一科只有光彩面没有阴暗面的国民教育,他们说,会洗脑下一代。这一条让我很吃惊,奇怪了,新中国以后,中国何曾有过阴暗面呢?翻开哪一年的人民报,都不曾有过啊!难道十几亿内地人的记忆反倒不如近七百万香港人的脑袋里记得多,懂得多?
  二是对爱国的外延表述,他们也有不同意见。他们大部分认同爱国,却只愿在这个词此处打住。我开始便说了,爱国爱党爱人民在大多数内地人的课本里从来不曾断过句,从来是一句一气喝成,睡梦中也是阿弥陀佛真言一般脱口而出。在他们那里真奇了怪了。既然奇怪,便再了解一下。原来香港人对政党的观念与内地差别实在太大,他们信奉的是国家与政党属于两回事,国是国,党是党。政党本恶,该约束起来,今天看这个不顺眼,明年用票选赶下台,换另一个上。另一个屁股没坐稳,板凳仍是冷的,他们牢骚又来了,说你不称职,这也不对那也不好,轮着将政党当玩具在台上换着摆弄。他们的逛街很冲动,不少人喊出要特首下台的激愤之言。一个教育课本,关特首什么事。唉,想起前一阵特首竞选,因为一点小违建,被媒体的冷血记者们架着吊车从空中拍摄,拍变形金刚8也没这么卖力气啊,不能如此太为难官员!他们却说,如果连起来,不断句的教育,是奴化教育。这个定义,让我也很吃惊。
  三、欣赏香港人的素质
  不过有一点,我是非常欣赏香港人的。那么多次逛街,没哪次像咱们内地,都留一堆后遗症。每一次听说内地有逛街,就让人马上想起CCTV里报道的只有西方世界才有的恶行,如伦敦曾经的那些年轻人的逛街,闹得天翻地覆,碎玻璃与暴破弹齐飞,警察与武警列队出操,如同一国与另一国开战。香港人逛完街,回去是主妇还是主妇,宅男依旧是宅男,也不掀翻几辆公务车,也不冲撞公务机关。当然,也没有人拿着胡椒水爆破弹冲他们扫射,放无数绿色卡军待命。
  逛完街,香港的公务员反倒比较紧张,不少高官马上表态,说永远支持香港的核心价值,信奉言论自由,并且强调教材这回事,依然学校可以自选或自编,不会搞一刀切强制使用。香港就是小,政府要搞一堂国民教育,闹得鸡飞犬吠,被媒体喝斥,让市民指责,官员们很没面子,就差被集体扒掉白色衬衣。都回归多少年了,也不吸取点内地的先进经验。
  我很难理解香港人,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也相信更多人根本不知道,香港人连新出本教科书也要用盛大的逛街来表达强烈反对,他们对公民一词多么偏激。再想一想,我似乎又理解了。毕竟我经常学习CCTV是有用的,我们是多么多么强烈和愤怒的反对隔洋的日本修改教科书,不肯承认和蓄意美化侵华及南京大屠杀等事实。
  国民教育强调当一个好的公民主要是具有优秀的品格、乐于帮助别人、不威胁或伤害他人等等,而不是公民责任和参与。一般的国民或品格教育与民主政治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在尚未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里,由政治权力主导和规定的国民教育往往成为实质上的安分守己顺民教育。
  说起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全面发展”教育,人们想起的便是“德、智、体”三好。然而,这三好加起来是否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好公民,却是一个疑问。有了“三好”,却不能培养“好公民”,不能不说是三好缺一好,而且缺的是最重要的那个“好”。
  中国学校里的“德育”,除了意识形态的部分,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民教育”和“品格教育”差不多。国民教育往往着重在国民义务和责任(纳税、遵纪守法、爱国、服兵役等等),而不是公民权利(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权利,选举权,公共信息权等等)。品格教育是一种将个人社会化的教育,日常生活秩序的国民教育一般会具体化为品格教育,涉及与平等、公平、尊重他人等等有关的待人接物的许多方面。
  “参与的公民” 在美国,品格教育往往被称为“品格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character):尊重、责任、公平、值得信赖、关怀、公民责任。
  在品格六大支柱中,国民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个人“品格”的,包括与他人共处、合作的伦理道德;在这之外,它还涉及到了一些“参与”的责任(在学校里、邻里街区或者更大一些的群体)。当一个好的公民主要是具有优秀的品格、乐于帮助别人、不威胁或伤害他人等等,虽然也包括公民责任和参与,但显然没有充分强调。
  魏赛曼尔和凯恩(J. Westheimer and J. Kahne)在《教育“好公民”:政治选择与教学目标》中指出,这种“参与”还算不上是具有民主公民意义的参与,“参与的公民”应该是“共同体组织和/或改善社会的积极成员”,他们不仅组织有助于社会和公益的活动,更“懂得政府机构是如何运作的,懂得如何去完成集体性努力的策略”。有效的社会参与需要公民有正义意识,“能够批判地审视现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不为它们的表相所迷惑。要能够发现并对待不公正的地方,而且还要了解社会运动并如何实现制度改革”。
  以美国常见的为穷人捐助食品为例,品格良好的“负责公民”会捐助食品,但“参与型公民”则会在民间形成公益或非政府组织,组织食品捐助;而“有正义意识的参与公民”则更会追问为什么在食品并不短缺、有的人花天酒地的时候,社会中却有这么多人还在挨饿。
  这三种不同的公民行为后面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公民如何共建“好社会”,而不同的行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是不同的。第一种回答是,要共建好社会,国民们必须有优良的品格,诚实、负责、守法、响应号召。第二种回答是,国民必须积极参与,结成组织,自治、自理,补充和完善好社会所需要的制度。第三种回答是,国民的有效参与必须是公民行动,这不仅取决于公民们的自我组织能力和愿望,还取决于他们对现有制度中的不公正和非正义因素是否有所察觉,有所批判,并努力采取行动,予以纠正。
  对于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正义意识参与”来说,公民社会的、非政府的、政治的组织是关键的一步。针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公民只有组织起来,采取行动,才有可能影响政府的政策。
  警惕“顺民教育” 参与型公民在公民教育中要学习的是关于政府和其他制度建制(如社群组织、非政府组织、教会、工会)运作的知识,这就需要了解民主权力的合法性、权力制衡、权利性质等有关知识,了解如何在民主制度中计划和争取达到自己权益范围内的目标和帮助别人的需要。这和凭个人品格所能做到的是不同的,参与者们会自己发起了社会活动,而不是等到有人号召他们才这么做。他们更不是随着政府权力的意志,被牵着鼻子地进行政府所规定的“正确参与”。
  托克维尔指出,美国人乐于参与,是以这个国家的结社自由,尤其是政治结社自由为根本条件的,因为,“凡是不准政治结社的国家,一般结社也极少”。对于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托克维尔说:“一般结社有助于政治结社。但是,另一方面,政治结社又能使一般结社得到长足发展和惊人完善”,一般结社往往共办小事,而政治结社则都为共办大事,“共办小事情的次数越多,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越来越获得共办大事业的能力”。
  公民教育,尤其是民主的公民教育与一般的国民或品格教育是有区别的。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率、与现实的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运动的关系,都是与什么是公民、公民要做什么、谁来规定和推行公民教育联系在一起的。
  在尚未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里,由政治权力主导和规定的国民教育往往成为实质上的安分守己顺民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期待国民教育自动带来民主变化,就像期待自由市场会自动带来民主转型一样虚幻,它严重低估了首先需要建立民主制度的迫切性。其实,一般的国民或品格教育与民主政治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就像自由市场不但不一定带来民主,而且实际可以强化专制一样,国民或品格教育本身也完全可能被不民主的制度所利用和同化,因而使得社会和政治的民主转化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民主政治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国民或品格教育,而且更是民主的公民教育。
  梁振英强调,德育国民教育经过10年的酝酿,并广泛咨询社会各界和教育界, 学校可在3年内自行决定推行时间。
  人民网7月3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在宣布新发展局局长任命时公布新的“解疑释惑”措施:他和教育局商定后决定,教育局会到18区解释有关课程指引的内容,并会将有关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内的“当代国情”部分的参考教材上载到教育局网页,接受大家的监督。他又强调,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是经过近10年的酝酿,并在教育界和社会也有广泛咨询,最终上届政府于去年的《施政报告》将之独立成科。“这科目并不是这一届政府要突然强加强推的一个科目,更不是外界所形容的新政府的政治任务。”
  望可释除“洗脑”疑虑
  同时,教育局会由本星期开始,分别向18区的家长详细解释德育及国民教育的课程指引的内容。他希望,这些安排可以释除社会部分人士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会否出现一个向小朋友“洗脑”的疑虑。
  不过,梁振英两度强调,特区政府从来没有“洗脑”的意图,有关参考教材亦没有“洗脑”的成分,指特区政府的教材并非“指定教材”,而是参考教材,学校、老师和办学团体有很大的空间,以专业的态度,以开明开放的方法来自行决定教材及教授这一科。
  何时推行3年内学校自定
  他续说,学校有3年时间的开展期,并可就有关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与家长积极沟通,增进双方对推行这科的理解和期望,并按校本的情况和老师的准备程度,自行决定如何推行:“我不会强行推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我不会硬性规定任何学校在今年9月开学就要全面推行,而是有3年的开展期。到底是今年推行,或明年、后年推行,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不需要政府为它决定是今年推行还是后年推行。”
  并非新政府“政治任务”
  就有反对派政党质疑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是新政府的“政治任务”,梁振英澄清,指整个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已经过差不多10年的酝酿,并在过去多年在社会上曾经有不少讨论,在教育界和社会也有广泛咨询,直至上届特区政府于去年的《施政报告》才决定将之独立成科。“这科目并不是这一届政府要突然强加强推的一个科目,更不是外界所形容的新政府的政治任务。”
  被问及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日前宣布教育局将成立一个有广泛参与的“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梁振英表示,当局会诚意邀请持不同意见的人士,包括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朋友,或是对这一科有一些疑虑的朋友,加入这个委员会,“我诚意希望各界人士抱开放态度,珍惜这个与不同持份者互动沟通、增进了解的机会”。)
  文汇报30日发表社评说,昨日香港的反国民教育游行,表面上由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和学民思潮等团体牵头,实际上,反对派政党团体才是真正的组织者和操盘手。这次游行是反对派进行的选举操作。事实上,国民教育早已是国际惯例,香港已回归15年,酝酿国民教育用了10年,谘询跨越了2年,之后还有3年的开展期,在如此宽松的空间下,反对派还要挑起反国民教育的风波,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香港社会应该理性讨论国民教育,对于反对派鼓动国民教育争议、进行选举操作的图谋必须予以揭露。
  社评说,昨天的游行,反对派是真正的组织者和主角。为吸引市民参加,反对派先前就为游行造势,宣布包括教协、民主党、公民党、工党、公民起动、新民主同盟、社民连、人民力量等反对派政团,以及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等“民间组织”,组成“民间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发动反国民教育大游行。因为选举来临,反对派因为担心游行费用被计入选举经费,所以,声称在游行上不会穿着印有政党徽号的衣服,也不会高举政党横额,以示尊重主办团体云云,但却欲盖弥彰,因为,昨日游行的人士,基本上都是反对派成员、参选者和支持者。
  这次扮演台前角色的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其发起人和发言人陈惜姿是《壹周刊》前副总编辑,是黎智英的得力干将。从反对派喉舌《苹果日报》连日来竭力催谷游行,到反对派大量张贴海报并大力发动地区桩脚参与游行,再到久未露面的陈日君呼吁市民参加游行, 都可以看出昨天的游行,是反对派精心策划和组织的。
  社评说,尤其露骨的是,陈惜姿指立法会选举临近,参选人对国民教育科的立场,将影响家长的投票意向,要求各参选人公开交代对国民教育科的看法云云。陈惜姿赤裸裸暴露了反对派选举操作的企图。对此,反对派“四人帮”之一的陈方安生亦说,是否支持国民教育是区分建制派与“民主派”的“指标”,凡反对国民教育的人,都应投票支持“民主派”云云。参选立法会的反对派成员亦都以反国民教育为选举主题。可见,反对派正是在利用游行进行选举操作。
  推行国民教育是国际惯例,反对派反国民教育完全站不住脚。反对派以反国民教育作为选举操作手段,企图以此攻击政府和建制派,扭曲正常的选情,在香港社会制造分化,并挑拨离间香港与国家的关系。对此,必须警惕和揭露。
  社评说,有些家长参与游行,对国民教育表达不同的诉求。对此,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表示,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回应反对国民教育科游行人士的诉求,将成立委员会,反映推行国民教育科的意见。对促进社会理性讨论国民教育,成立委员会是合适的安排。
全部评论10
人生二首歌 发表于 2012-9-5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少发············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2-9-5 18: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二首歌 发表于 2012-9-5 17:09
这个少发············

好的,看寻翅网友总提这个事情,不知怎么回事,才去搜了一下。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2-9-5 18: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首梁振英:撤与不撤国民教育有很大讨论空间
2012-09-05中国文化传媒网
梁振英表示,国教科在撤回和不撤回之间,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和商量余地。
原标题:梁振英:国民教育推展无死限 理性商讨空间大

人民网9月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为响应社会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担心,及全面了解社会不同声音,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呼吁反对者及各界人士,一起加入讨论,实事求是,详谈他们对该科的意见及顾虑。对反对者提出要撤回该科,他强调,在撤回与不撤回之间,有很大讨论空间,重申政府并无任何官方教材,无清场计划,希望大家不要误信流言。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亦指,盼望大家以开放、持平、理性的态度讨论,打破今日僵局,并在各方各面的讨论中,包括是否为该科的“开展期”设下死线,一起寻找共识。

有见部分反对者对国教科推行仍有意见,梁振英昨日表示政府非常愿意和各界人士沟通,并了解反对人士的意见及顾虑。他邀请“民间反国民教育科大联盟”找出1至3位代表,加入开展委员会,实事求是与政府对话,表达他们的意见。他强调,委员会职能范围已扩大,会内“甚么都可以倾”,包括为何要撤回该科,以及在甚么情况下有顾虑,“在撤回和不撤回之间,我们的空间和商量的余地是很大的。”

特首:明确指示警方 没有清场计划

除了为反对人士敞开沟通大门,梁振英亦对坊间的流言作出两点澄清。包括所谓的“官方教材”并不存在,该科完全以学校为本,由学校制定及选择自己教材,而政府出版的参考教材会通过开展委员会审议,但学校不一定要选用。而对有流言指警方会对“占领”政府总部的人士作出清场计划,梁振英重申︰“作为行政长官,已经给了警方一个明确的指示,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清场的意图或计划。”

此外,林郑月娥昨日亦再次强调开展委员会中可无所不谈,政府亦乐意响应,“我有信心,其实经过大家以一个开放、持平、理性的态度讨论,是可以打破今日的僵局,找到我们都同意的空间”。她又列举出委员会内的多个讨论议题,包括学校若未能在开展期间充分准备的应对方法、如何处理宗教教育及公民教育、该科最终采用甚么教与学方法等。

林郑:推展毋须押后 学校自行决定

她又强调,不应将讨论简化为撤回科目与否,呼吁外界给委员会有开展工作的机会,又表示学界的“开展期”不需要押后开始,“因为我们从来的讲法都是3年(开展期),未来3年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展”,学校可在看到他校经验后才作决定。林郑月娥又称,委员会更可就3年开展期后要怎样处理,甚至是否有“死线”问题向政府提供意见。
人生二首歌 发表于 2012-9-5 2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2-9-5 18:35
好的,看寻翅网友总提这个事情,不知怎么回事,才去搜了一下。

这个还行,估计不会请喝茶,咱们从我做起就行了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2-9-6 09: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二首歌 发表于 2012-9-5 21:12
这个还行,估计不会请喝茶,咱们从我做起就行了

他在群里说了一句,我弄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昨天恰好看见搜狐新闻里提到,就顺势搜一下,看看原委,别无他意。
草民,有草吃,有奶挤,就行了。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2-9-9 11: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振英:学校可自决处理国教科 不存在3年死限
南报网讯 姜声扬:我们继续把焦点留在香港,我们来关心因为香港特首梁振英现在正在召开记者会接受媒体的访问,立刻前去现场。
  各位观众,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总部整个现场,我们现在先请行政长官发言。
  梁振英: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香港市民,社会对国民的教育表达关注,我这几天也都不断的和学校议会会面,还有家长团体,我清楚的知道反对人士的立场以及忧虑,在考虑到所有的因素之后,政府决定修改有关国民教育科的政策。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科教认识国家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有关科目的问题也鉴于社会的异议,我们决定加入,以专业的判断来决定如何处理,教育归教育,大学团体还有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接受开展德育以及国民教育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独立成科,还可以自行决定科目的方式以及时间。
  新的政策之下,不存在三年后必须推行此科所谓的死限。香港是个多元社会,如果有团体和学校展开这科的话,我郑重呼吁社会人士能够保留参与他们的自主权以及空间,如果学校团体会已经有推行的计划的话,我们也不要干扰,让他们能够在没有任何的影响下开展这一科目。
  根据上述的政策修订,政府会重新审视国民教育科的指引,尤其是关于国民教育科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呼吁关注和反对国民教育科的人提出意见,我明白在政府总部外面这些人士要求撤回这个科的立场,请让我重申这个背景,德育以及国民教育科是经过15年的酝酿的,上一届政府在2011年的施政报告当中已经表示会独立成科,曾经公开咨询过市民的意见,课程的指引是经过反复的讨论以及修改而拟定的,并且由上一届政府在今年的四月正式公布。
  我在竞选期间的政纲里面曾经表示,我说教育者不要有心机,对我们来说国民教育并非这一届政府教育政策,过去两个月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我施政的重点是房屋和老人,民生问题,所以国民教育绝非外间所说的我做行政长官的一个政治任务。
  政府过去多年制定的政策,包括有关德育以及国民教育科的政策是有机制、有程序的。同样任何既定政策的重大改动,都要必须和机制还有程序来处理,这个是我们管制的重要依据。
  政府决定做出以上的重大政策改动,其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是不想突然出现影响学校的运作,或者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更加不想见到的就是教育孩童的学校受到影响。
  我非常关心在政府总部外面绝食的人士他们的身体状况,在我宣布这个重大政策修改之后,我希望教育回归教育,校园生活恢复正常,连日来在政府总部外面聚集以及其他的人士,以绝食、罢课还有集会的方式坚持撤回国民教育科的课程的人士恢复正常生活,谢谢大家。
小川之禾 发表于 2012-9-9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惧怕民主自由被窒息

但是,香港的格局还是小了,应该反过来影响促进大陆的民主法制建设,才是正道。
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2-9-10 16: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川之禾 发表于 2012-9-9 12:43
惧怕民主自由被窒息

但是,香港的格局还是小了,应该反过来影响促进大陆的民主法制建设,才是正道。 ...

有一点不同的声音,总能对我们的事业有所促进,虽是老牛破车,但前进仍是大方向。希望能换马!
穿破衣 发表于 2012-9-10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太长  没时间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爱大泗洪 ( 苏ICP备2023057549号-1|苏公网安备32132402000627号 )

GMT+8, 2024-11-24 04:12 , Processed in 0.2001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