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骗子”这种生物不知道从是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手段千奇百怪:卖手机、乞讨、中大奖……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你的口袋里面掏出钱来或者榨取你的价值。在求职过程中骗子也有不少,每年都可以听见不少求职者被骗的新闻。那么,怎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避免上当受骗呢?一位从事视频招聘的资深HR张先生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选择合法的中介结构 大部分的求职者被骗都是因为找上了非法的中介机构,这些机构以榨取求职者身上的最后意思利益为目的,让你在本就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雪上加霜。为了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求职者一定要擦亮你的眼睛,判断你准备选则得中介机构是否合法,否则,上当受骗在所难免。 2,不是熟人就别参加私招滥雇 一些势单力薄的骗子没有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也没有无固定办公地点,为了吸引求职者常常以找不到工作不收费为幌子,专在一些正规中介中心旁边,伺机寻找“猎物”诱惑求职者入套,乘机向求职者敲诈勒索。因此,奉告求职的朋友,不是熟人就别参加私招,以免误入歧路被人骗财骗利。 3,警惕各种招聘费用 求职者们都要知道: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目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警惕,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县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缴费留证据 对于那些一定需要求职者交纳费用的中介机构或者招聘单位,求职者们必须向他们所要税务局或者财政局核发的正式发票。有了正式发票等于多了一道护身符,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可以凭发票编号找到该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领票人,发票是维权的依据,而普通收据是难以成为法律依据的。 5,警惕外地上岗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很多骗子也开始跨区域合作,他们对求职者声称急需驻外办事员,并以高薪诱之,对此求职者们绝不要轻信他们的口头承诺,无论待遇有多么好,一定要在网上了解该公司的一切或者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进行咨询,并办理相关手续。 与用人企业签定合同时,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要内容,包括劳动活动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定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 6,有困难及时报警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另外,求职者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根据张先生从事招聘工作的经验,归纳总结了骗子公司的一些特征: (1)公司往往没有网址,或者是名不副实的网址,我们不能了解应聘公司的情况,为其工作就很心虚。有不少的骗子公司,到现在还在天天招聘去面试,问他们公司什么情况、生产什么产品,说是必须要在培训的时候才能 说,这样的情况明显有问题。 (2)介绍很短,大多为公司正处于急速成长阶段,特需要大批英才。同样是没有网址,没有其他资料可以对该公司进一步了解。 (3)对学历、英语、计算机几乎没有要求。 (4)面试大多比较短,大多是以非常欣赏你的□气,当然这不排除求职者本身确实很优秀,很快就通知你去培训,但是自己应该有自知之明,并且正规公司的招聘活动并不是由面试官决定的,他们需要将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 (5)可能在电话里就会向你吹嘘这个工作是多么地赚钱,那个所谓的经理会向你吹嘘他自己的经历:他来公司才3个月,现在工资一个月就15000元甚至更多。有这样的待遇,都是经理级人物了,每天的工作必然不少,为什么不多聘用几个人来打通知面试的电话,非得自己来请你呢? (6)通常只有一次面试,没有复试。正规的面试需要多个环节,只进行一次面试遍通过的不是公司实力不够就是骗子急于收网,不管是那种情况,你都需要警惕。 (7)骗子公司多在居民楼或者地点比较偏的破旧的商务楼。试想,如果公司发展的好还在居民楼里办公?都在居民楼里面办公了还有何实力进行招聘?这种公司不是在创业初期就是在等待鱼儿上钩。 (8 )骗子公司大多设备简单,甚至连一台电脑都找不到。大多数的情况是几张拼凑出来的办公桌,和几个用来钓鱼的电话。
|